close

本文內容取自圓神書活網,僅供推廣書籍使用~

追蝴蝶的人 

常常覺得,「一見鍾情」的故事之所以令人心動,是因為它像一場「美麗的意外」。世間男女渴望遇見「命定的那個人」,也總是在尋求或等待那種與人、與事、與物的命定相遇,甚至希望收到老天傳來的message,就此立定自己人生的使命。多多少少,我們都想知道,這一生所為何來?我們來這裡的目的是什麼?

在這方面,陳維壽老師可以說相當幸運。他在四歲的時候就收到老天的message,從此,在荒煙蔓草千迴百轉的人生路上,他追隨著飛舞的蝴蝶,奔向自己的桃花源。

故事,就從那顆「會動的花蕾」開始

民國二十年生的陳維壽,出身於一個富裕的大家庭。小時候的他,跟許多孩子一樣怕生,剛開始上幼稚園的時候,因為害羞而要求母親每天陪著一起上課。

 

有一天在幼稚園,母親趁他不注意時溜走了。他不知所措,就躲到院子裡的小灌木後面哭泣。哭累了以後,他才注意到,樹枝上長了鮮綠色的花蕾。他好奇地伸手去摸,發現花蕾居然會擺動!他忘了哭泣,開始想,這到底是什麼東西?他想,這顆會動的花蕾,以後一定會長出一朵美麗且會動的花。

 

從此以後,他主動向母親要求去上學,而且要比別人到得更早。只要有機會,他就跑去看那顆會動的花蕾,守候著等它開花。

有一天,陳維壽看到那顆花蕾變成黑色。它沒有開出花來,卻發生了更奇妙的變化。花蕾裂開來,從裡面跑出一隻肥肥皺皺的蟲子,模樣很難看。然而過沒多久,蟲子伸展了身子和翅膀,展現出美麗的花紋。原來,這就是剛羽化的蝴蝶!不久,這隻蝴蝶展開翅膀,飛向天空,這不也是一朵會飛舞的花嗎?

蝴蝶達人

從此以後,陳維壽迷上了蝴蝶。少年時期的他追逐、蒐集蝴蝶,學生時期的他在師長指導下學習蝴蝶的分類與研究。他曾拿著捕蟲網到台灣各地捕捉蝴蝶,製作標本,也與國外學者及同好交換標本;他在日本期刊上發表論文,還到國外深山叢林捕捉蝴蝶;他追蹤掌握台灣蝴蝶的動態,並因此發現了千萬隻紫斑蝶聚集的越冬型蝴蝶谷。

民國五十一年父親去世之前,陳維壽靠著家境的優渥條件累積了數萬件標本,後來家道中落,他沒錢維護標本,還背負不少債務。當時有國外友人願意以高價向他收購標本,他卻捨不得讓標本離開身邊,於是決定將標本捐給國家,並在民國六十年創立了成功高中昆蟲博物館。

三十多年來,昆蟲博物館一直沒有編列固定的人員及經費,陳維壽只得以申請研究經費及出借標本展覽換取標本箱等方式,使昆蟲館持續運作,成為自然科學教育的珍貴資源。

台灣曾有「蝴蝶王國」的美名,在光復之前,到處都能看到蝴蝶飛舞,但是隨著山林不斷開發,經濟追求成長,陳維壽眼看著蝴蝶王國的蝴蝶一一走向絕滅,內心升起了一個清楚鮮明的願望,那就是以有生之年盡一切力量保護蝴蝶。
他早已放下了捕蟲網,盡己之力喚起政府、民眾對蝴蝶的關懷,促成各種保護蝴蝶及生態環境的措施:他研究蝴蝶生態以便找出保護、復育蝴蝶,以及將蝴蝶轉化為觀光資源的有效方法;他拍攝蝴蝶的相片和影片,透過媒體發表以激起大眾對鄉土自然物的興趣和關懷;他以昆蟲館為中心,推廣中小學的自然教育;他更潛心研究人工復育的方法,協助公、民營蝴蝶園的設立,使民眾有更多親近蝴蝶的機會。

一個有關蝴蝶的message

因為編輯此書而和陳維壽老師有過幾次接觸。陳老師看起來實在不像七十五歲,而且說真的,我一點也不覺得他在過七十五歲老人家的生活。好幾次打電話給他,他不是正在花東的哪個地方上課,就是下午要去某個國小上課。很好奇這種東奔西跑的活力究竟是哪裡來的?難道他不覺得和平常人一樣含飴弄孫,或出一張嘴指導後進,是比較輕鬆的嗎?

這些問題,對陳維壽老師來說,應該是多餘的,因為答案早就寫在書中了,他說:

蝴蝶偶爾也會帶給我困擾和危險。我曾因為家庭破產,沒錢保護標本而走投無路,也曾因為上山採蝶發生車禍受重傷,差點命喪黃泉。另一方面,我也為了蝴蝶的存亡絕續奮鬥不懈。蝴蝶占據了我生活的大部分時間,卻讓我覺得人生有意義。

許多人是在學校畢業後,開始追尋自己的夢想。陳維壽老師則是從幼稚園就迷上蝴蝶,於是他很幸運地能用七十多年的時間與自己喜愛的蝴蝶和大自然為伍,活出了兩人份的夢想。

〔本書簡介〕-----------------------------------------------------------------------

 七十年蝴蝶夢追蝴蝶的人——陳維壽的七十年蝴蝶夢》,先覺出版

馬英九‧小野‧張永仁‧郝龍斌‧陳學聖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推薦

陳維壽小時候因目睹蝶蛹羽化的過程,深感大自然奧秘的驚奇,從此燃起認識蝴蝶、追逐蝴蝶的不滅熱情。台灣曾是「蝴蝶王國」,山野間隨處可見蝴蝶成群飛舞。陳維壽在師長指導下,從採捉、蒐集蝴蝶,進而學習分類,尋覓新種,研究發表,在追逐蝴蝶的過程中更數度闖越生死的險關。


在家道中落後的財務困境下,陳維壽無力維護龐大的標本,又不願將累積多年的標本賣到國外,遂決定將標本捐給政府,並在成功高中校內創立了昆蟲博物館。35年來,他以昆蟲館為中心,推動各項蝴蝶生態研究、教育推廣及保育計畫。

看到台灣山林的過度開發,蝴蝶族群面臨絕滅,陳維壽早已放下了捕蟲網,他有個「蝴蝶夢」:要在有生之年,致力推展蝴蝶的保育,使台灣山林重新成為蝴蝶飛舞的天堂。

 

〔作者簡介〕-----------------------------------------------------------------------

陳維壽
民國20年生,中興大學植病系昆蟲組畢業,曾任台北市高級農業職校教師、台北市成功高中生物教師、台灣省立博物館研究員。民國60年,創設成功高中昆蟲博物館,擔任館長至今。


作者4歲時因目睹蝶蛹羽化過程而迷上蝴蝶,自此走向與蝴蝶緊緊相繫的人生路。從採捉蝴蝶、製作標本、研究分類,乃至於尋覓新種、研究生態,作者眼見台灣生態環境急劇惡化,開始投身於蝴蝶保育的宣導與教育工作。曾規畫並主導蘭嶼珠光鳳蝶及美濃黃蝶翠谷生態系復育計畫,並參與多所公、民營蝴蝶園的規劃設計。


民國66年以《台灣的蝴蝶》獲金鼎獎,67年以《大自然的舞姬:台灣的蝴蝶世界》獲第一屆金穗獎最佳紀錄片獎,72年獲教育部師鐸獎,著作包括《台灣區蝶類大圖鑑》《台灣的蝴蝶》《台灣的蝴蝶資源》等五十餘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sectMuseu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